新书推荐日富田升著徐

3

《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

作者:[日]富田升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译者:徐二红出版年:-10定价:88装帧:精装ISBN:2

本书从一位日本学者的角度,以义和团事件为焦点,考证了在中国传统王朝崩溃的过程中,中国文物如何外流于世界,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物外流如何影响了流入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又如何参与了传统审美意识的近代化转型。用余篇亲历者的证言、余幅图片和20多个表格,具体而微地追踪中国文物外流的蛛丝马迹。

编辑推荐◎近代国宝流失研究的扛鼎之作日文原版由日本权威的NHK出版公司出版于年,是21世纪以来外国研究中国文物海外流失的一部重要学术论著。作者富田升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和文物研究,并精通汉语,可以娴熟运用中方史料;同时作为日本学者,便于收集大量散在日本和欧美的史料,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统计,勾勒出一幅近代中国国宝流失海外的全景图。

◎精选80余幅图片,梳理国宝流失的大致脉络在原作的基础上,根据书中上下文内容和重点讲述的流失国宝,精心挑选了80余幅照片,大致梳理了国宝流失的重要场地、人物和主要国宝。◎日本著名文物研究专家倾力撰写日本著名文物研究专家富田升教授毕业于鲁迅曾经就读的日本名校东北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系,精通中文,是中国近代史和文物研究专家。专著《近代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流转与鉴赏》(上海书画出版社,赵秀敏译,年)是中国文物海外流失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读富田先生的著作,你不但可以了解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也能掌握国宝流失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富田先生还精辟地阐述了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国宝,让日本近代鉴赏美术发生了转型,也让世界形成了中国鉴赏美术的热潮,让中国美术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熠熠生辉。◎日文原版全书首次进行中文翻译出版日文原版首次出版于年,是21世纪以来外国研究中国文物流失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作者富田升先生在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特意为中文简体字版添加了长篇序言,对该书日本版出版以来的研究又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由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翻译,力求还原作者严谨叙事方式和鞭辟入里的表达风格。本书由专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文物研究的两位学者主编并校对译文,统一原作者和译者的风格,核定专业术语,希望能呈现一个能让读者满意的中文译作。◎精装封面设计,图文并茂排版本书采用内、外双封设计,以精装锁线的装帧形式呈现。外封、护封专色印刷,外封书名烫红。内文图文相结合排版,力求体现较好的阅读视觉效果。

内容简介世纪之交,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岌岌可危,内忧外患的乱世中,数不尽的国宝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国宝,经谁人之手,以何种方式,以多高的价格,流落于何方?本书用余篇亲历者的证言、90余幅图片和20多张表格,细致入微地追查了近代国宝外流的踪迹。

作者简介年出生于东京,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系本科毕业后,在该校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完成博士课程;曾任第一期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任职于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现任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发表论文《李大钊留学日本的活动及其背景》(河北省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九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社会主义讲习会与亚洲和亲会——明治末期中日两国知识分子的交流》(《集刊东洋学》)、《以大正时期为中心先驱性中国鉴赏陶瓷收集的形成与特性》(日本陶瓷协会编《陶说》)等。

译者简介徐二红,年出生,内蒙古巴盟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讲师;曾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笔译理论与实践,参编《日语笔译实务》《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等多部教材。目   录主编序中文版序前言一切始于义和团事件第一节乾隆皇帝与清朝国宝——如梦亦幻第二节何为义和团事件第三节本书的宗旨第一章掠夺的深渊——追踪义和团事件第一节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第二节无尽的掠夺第三节紫禁城的命运第四节祭坛、宗庙的悲剧第五节凝聚中华精粹的文字世界第六节皇族府邸第二章国宝渡海第一节八国联军群集聚宝之地第二节揭开国宝外流之谜第三章日本古董商进驻北京第一节从明治时期到大正时期第二节闻名世界的山中商会第三节继往开来——茧山龙泉堂的创立第四章未知的中国国宝登陆日本第一节抹茶与煎茶的明治维新第二节煎茶与中国趣味第三节王朝的象征——秘籍《永乐大典》第四节政商大仓喜八郎第五章稀世青铜器收藏第一节住友泉屋博古馆秘史第二节稀世名宝第三节煎茶用具向鉴赏美术的转变第四节豪华图录的出版第六章日本古董商进军欧美——国宝外流范围扩大第一节渐呈全貌的中国正统美术第二节山中拍卖与展览第三节山中商会的经营规模第四节拍卖会、展览会实况第五节贸易资料上的新发现第七章对西欧美术界的冲击第一节日本美术风潮向中国正统美术转变第二节住友收藏的冲击第三节欧美收藏的狂潮尾声掠夺品的去向——国宝流出与世界渗透中国鉴赏美术的形成后记附记作者介绍译者后记

资深媒体人评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巨变,无数中国国宝流失海外,散布于世界各地,或因盗抢、或因变卖、或因走私,其途径大多十分隐秘,难以追查。日本学者富田升先生致力于中国文物研究,蒐集流散世界各地的资料,系统梳理长达百余年的中国国宝流失过程,以实证研究为依托,研究结论有说服力。对于文物的普查和追索,收藏与鉴定,以及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朱凤瀚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清末民初,战乱频仍,国势羸弱,致使大批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令人扼腕。百年之后,随着我国国运昌隆、文化兴盛、艺术繁荣,文物收藏、鉴赏和研究盛况空前。日本学者富田升的力作《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钩稽散在世界各地的珍稀资料,系统梳理出近代中国国宝外流的过程、渠道等以往鲜为人知的史实,为海外流失文物的鉴定与收藏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海外重要文物的追查和回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朱诚如教授,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以下内容为试读部分:

近代中国文物是如何外流于世界的呢?迄今为止,针对这个问题我探索了其历史经纬和各种情况,思考了它给日本及世界近代文化史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换言之,我思索的问题是,在传统王朝崩溃的过程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物外流如何影响了流入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又如何参与了传统审美意识的近代化转型。首先,近代中国文物外流可以追溯到英法联军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制造的火烧圆明园事件()。特别是后来的义和团事件()时,八国联军长期占领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掠夺。而且,自辛亥革命()前后起,王朝体制逐渐动摇、瓦解,主要出于经济上的原因,紫禁城藏品等文物开始全面流出。此外,自清朝末年开始相继发现了唐三彩、甲骨文、敦煌文书等,这些出土品也大量流出。除上述文物外,还有殷周青铜器、古玉、官窑瓷器、北宋山水画、宋拓碑帖,等等。这些在当时尚未被充分认知的、原原本本记录着中华文明和艺术历史沿革的正统文物,在以不同渠道外流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全貌,并真正为世界所知。笔者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nowaress.com/ymyjj/15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